警惕网络犯罪黑手伸向青少年

  发布时间:2025-09-21 08:42:41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警惕网络犯罪黑手伸向青少年 编辑:汤晓雪 来源:科技日报 。

警惕网络犯罪黑手伸向青少年

编辑:汤晓雪 来源:科技日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1-07-23 08:36:22 【字体:小 大】

  进一步提高治理网络黑灰产的警惕法治化水平刻不容缓,不仅要筑牢“网络并非法外之地”的网络思想意识底线,更要在网络治理中能将每个人的犯罪网络行为纳入法律框架之内。

  只因和同学发生误会,黑手一名13岁的青少初中女生被“网络水军”发文辱骂为“渣女”。这些不法分子还以“有偿删帖”为名对该女生进行敲诈勒索,警惕致其身心受创。网络这不是犯罪电影《少年的你》中的情节,而是黑手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一起网络霸凌未成年人案件。

  正值暑假,青少青少年群体在网络上十分活跃。警惕然而,网络其中一些人却被所谓“网赚”机会吸引,犯罪误入网络犯罪陷阱。黑手

  现实版《少年的青少你》

  13岁的佳佳(化名)是深圳市一名刚上初中的女学生。因和同学发生误会,辱骂、污蔑佳佳“交往多名男友是‘渣女’”的内容突然出现在多个微信公众号上,并在同学间迅速传播,令佳佳痛苦不堪。

  经警方调查,发布这些不实文章的微信公众号与深圳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长沙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有关。这两家公司均为湖南男子文某某开设。

  据负责办理该案的深圳市光明区检察院检察官张恒莉介绍,该团伙发布的文章内容多涉及校园矛盾、感情纠纷。这一团伙的不少非法收益来自“有偿删帖”。张恒莉说:“一些人看到自己的隐私和个人信息被泄露,找到客服想要删帖,团伙成员便借机敲诈,按照阅读量的30%至50%收取数百元到数千元不等的删帖费。”

  “这实际上是一种实施网络霸凌、精神压迫的新型软暴力犯罪。”张恒莉说,网络团伙利用网络的隐秘性、犯罪成本的低廉性实施犯罪,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和名誉都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伤害。

  法律意识淡薄导致未成年人犯罪

  2020年底,文某某被法院以敲诈勒索罪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另外两名团伙成员也分别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7个月。

  张恒莉告诉记者,该案中不仅有不少未成年人受害者,文某某等3名被告人也均为“00后”,作案时刚刚成年。由于文化程度不高,社会阅历较浅,法律意识淡薄,三人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水军行为是犯罪。

  记者调查发现,当前网络违法犯罪团伙往往利用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贪小利”“见识浅”的特点,以“聊聊天发发帖”就能“轻松网赚”的谎言诱骗他们成为帮凶。

  近期,广州警方打掉了章某强恶意索赔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3名。经查,犯罪嫌疑人章某强发展骨干成员30多名,并不断招揽在校学生、社会闲散人员发展下线,组建网络社团“大猪组”,以大量恶意评论、差评、灌水等手段要挟网店商家,索要“保护费”“赔偿款”。

  广州市公安局南沙分局重案大队副大队长邝磊介绍:“该团伙利用未成年人心智未成熟、容易受利诱的特点,不断灌输不正当的牟利方法。”邝磊说,“案发时正值疫情期间,青少年群体的网络活跃度较高,不少人受到‘网赚’氛围负面影响,想借机赚点零花钱。”

  加大打击网络犯罪黑灰产业链

  专家认为,此类案件暴露出网络违法犯罪团伙向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群体蔓延的趋势,特别值得警惕。敲诈勒索、散布谣言等违法现象泛滥网络,不但严重扰乱线上线下社会秩序,还将严重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万勇建议,进一步提高治理网络黑灰产的法治化水平刻不容缓,不仅要筑牢“网络并非法外之地”的思想意识底线,更要在网络治理中能将每个人的网络行为纳入法律框架之内。

  记者从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了解到,当前全国范围正开展“秋风2021”专项行动。严厉打击自媒体从事虚假新闻、扰乱网络传播秩序等活动,保持打击“网络水军”“黑公关”的高压态势,清理关闭一批违法违规自媒体账号是该行动重要内容。

  张恒莉认为,相关互联网内容平台要增强自我监管意识,将社会责任切实转化为经营行动,比如,进一步完善投诉反馈渠道,遇有举报信息应及时受理核实,涉嫌违法的要向有关部门及时报案。

  “当前针对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应当突出法律的保护功能。”广州市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保护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郑子殷说,“过往由于普法教育往往以预防违法犯罪为目的,采取的手段多以震慑为主,导致未成年人遇到侵害的时候不敢、不懂运用法律保护自己,选择服软、妥协、退缩。”

  万勇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 Tag:

相关文章

  • 今天开封将持续降水 周二起天气转晴气温回升

    今天开封将持续降水 周二起天气转晴气温回升发布时间:2017-05-28 16:03 来源:豫都网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摘要]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汪元蒙报道 一场冷空气吹散了城市上空的雾霾,也带来了又一
    2025-09-21
  • 厦门:抽查20批夏装 新校服抽检全部合格

    抽查20批夏装 设24大项指标新校服抽检全部合格厦门日报讯记者 佘峥)厦门新校服抽检的检验报告近日公布,被抽检的20批校服的24大项检验指标,全部合格。近日,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上月对新校服的抽检
    2025-09-21
  • 国内首座跨海高铁桥全桥贯通 泉州现“双龙卧波”奇观

    “双龙卧波”的奇观,在蓝天碧海的映衬下十分壮观。中交二航局 供图新建福州至厦门高速铁路简称“福厦高铁”)是国内首条跨海高铁。中交二航局 供图东南网11月
    2025-09-21
  • 18个项目完成签约 鲤城区举办招商项目推介与签约仪式

    2019年鲤城区招商项目集中推介与签约仪式现场。东南网记者 傅心玫 摄东南网10月23日讯本网记者 傅心玫)23日上午,泉州市鲤城区举办2019年招商项目集中推介和签约仪式,现场对4个重点招商项目进行
    2025-09-21
  • 佛事、茶叶、素食三展持续进行 参展效果好 吸睛又吸金

    海峡网讯海西晨报记者 叶子申)刚刚过去的周末,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内人潮涌动,万商云集。第十三届中国厦门国际佛事用品(秋季)展览会(以下简称:厦门佛事用品秋季展)、2018中国厦门国际茶产业(秋季)博览会
    2025-09-21
  • 厦门闽南文化保护发展办法(草案)昨提请审议

    厦门闽南文化保护发展办法草案)昨提请审议东南网10月2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沈华铃)厦门是闽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闽南文化资源,有必要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方式,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昨日
    2025-09-21

最新评论